精彩小说尽在A1阅读网!手机版

橙子文学网 > 现代都市 > 高质量小说阅读重生后,抱紧竹马首辅大腿

高质量小说阅读重生后,抱紧竹马首辅大腿

李三爷 著

现代都市连载

火爆新书《重生后,抱紧竹马首辅大腿》逻辑发展顺畅,作者是“李三爷”,主角性格讨喜,情节引人入胜,非常推荐。主要讲的是:​“你奶炖给娇娇的鸡汤都垫底了,还不去舀一碗吃。”赵玉婵看着她娘端来一大碗的鸡肉鸡汤,嘴角微微抽搐着。她杵到一边没动,讥诮地道:“明天再杀一只不就行了,那家人什么德行你又不是不知道,这家里除了玉娇,谁心里没数?”余红翠回头,警告地瞪了赵玉婵一眼。赵玉婵撇了撇嘴,冷哼一声。赵玉娇哭得厉害,任凭余红翠怎么也哄不好。......

主角:纪少瑜赵玉娇   更新:2024-05-12 11:56:00

继续看书
分享到:

扫描二维码手机上阅读

男女主角分别是纪少瑜赵玉娇的现代都市小说《高质量小说阅读重生后,抱紧竹马首辅大腿》,由网络作家“李三爷”所著,讲述一系列精彩纷呈的故事,本站纯净无弹窗,精彩内容欢迎阅读!小说详情介绍:火爆新书《重生后,抱紧竹马首辅大腿》逻辑发展顺畅,作者是“李三爷”,主角性格讨喜,情节引人入胜,非常推荐。主要讲的是:​“你奶炖给娇娇的鸡汤都垫底了,还不去舀一碗吃。”赵玉婵看着她娘端来一大碗的鸡肉鸡汤,嘴角微微抽搐着。她杵到一边没动,讥诮地道:“明天再杀一只不就行了,那家人什么德行你又不是不知道,这家里除了玉娇,谁心里没数?”余红翠回头,警告地瞪了赵玉婵一眼。赵玉婵撇了撇嘴,冷哼一声。赵玉娇哭得厉害,任凭余红翠怎么也哄不好。......

《高质量小说阅读重生后,抱紧竹马首辅大腿》精彩片段


昏昏沉沉睡过去的赵玉娇听见了絮絮叨叨的声音在耳畔响起。

“炖了鸡汤在砂锅里,等会娇娇醒来就给她喝。”

“照看好娇娇,纪山刚刚送了三十个鸡蛋过来,虽说少瑜有错,可人家到底不是娇娇的亲哥哥,怪不到人家头上去。”

“娘,我知道了。今天也是急了才动手的。”

“嗯,你知道分寸就好。”

赵玉娇的眼皮动了动,只觉得喉咙跟火烧似的。

她慢慢地睁开眼睛,昏暗的油灯下,有人影在走动。

不一会,一颗脑袋伸到床边盯着她看了看。

“醒了啊!”

“娘,三妹醒了。”赵玉婵出声喊道,表情淡淡的。

“大姐。”赵玉娇沙哑的声音低低的。

赵玉婵瞥了她一眼,看着她肿起的耳朵凉凉道:“自己没有出息还学人家翻跟斗?”

“受了伤不说,害得全家都跟着担心。”

赵玉娇的眼泪一下子就涌了出来了。

她不是在做梦,她真的重生了。

记忆中的大姐总是冷着一张脸,用她大哥的话来说,就像是欠了她大姐几十两银子。

小时候她跟大姐很亲,大姐到哪儿都喜欢带着她。

后来她跟二姐走近以后,大姐就不理她了。

大姐大她五岁,十六岁就出嫁了,姐妹之情很淡薄,甚至于不如她跟二姐的关系。

赵玉娇越想越伤心,哭得跟个泪人似的。

赵玉婵哪里受到了她可怜兮兮的样子,以为她疼得厉害,当即便放低声音道:“哭什么?”

“我不过是说你两句,纪少瑜还被秋姑姑打了一顿呢,听说竹竿都打断了。”

余红翠端了鸡汤进来,瞥了一眼赵玉婵道:“还骂她呢,你也是个憨的。”

“你奶炖给娇娇的鸡汤都垫底了,还不去舀一碗吃。”

赵玉婵看着她娘端来一大碗的鸡肉鸡汤,嘴角微微抽搐着。

她杵到一边没动,讥诮地道:“明天再杀一只不就行了,那家人什么德行你又不是不知道,这家里除了玉娇,谁心里没数?”

余红翠回头,警告地瞪了赵玉婵一眼。

赵玉婵撇了撇嘴,冷哼一声。

赵玉娇哭得厉害,任凭余红翠怎么也哄不好。

她自己知道不应该哭,可她做了那么多年的鬼了,常年跟在纪少瑜的身边,连见亲人一面都难。

赵家的人挨个都来哄了一遍,赵玉娇看着心疼她的亲人们,整个人更是哭得上气不接下气的。

隔世的凄苦和惦念如同捆心索,竟让她悲喜同来,整个人无法遏制地宣泄着。

王和香眼看娇娇孙女像迷了魇,连忙请了神婆。

村里的人得了信,白日里跟赵玉娇玩的那几个孩子都被自家父母押了来,好一通赔礼道歉,就害怕赵玉娇有个好歹,赵家人的人会记恨上。

纪少瑜也来了,他被揍得不轻,皮肉上都是火辣辣的疼痛。

神婆扛着招魂幡开始跳大戏,村民们窃窃私语,上百户的清溪村仿佛一下子鲜活起来。

纪少瑜的目光穿过厢房的小门,看到有许多年长的妇人都在厢房里面坐着。

玉娇被她父亲抱在怀里轻哄着,小小的一团,哭得一抽一抽的,眼睛都睁不开了。

或许是察觉到他的注视,玉娇突然看了过来。

两人视线接触的瞬间,赵玉娇忽然往他父亲的怀里缩去,一副惶恐不安的模样。

可下一瞬,她又小心翼翼地探出头来。

远远的,眼角还挂着泪珠的玉娇努力地对他扬起了笑脸。

那个比哭还难看的笑容,带着他最熟悉的臣服和慌乱。

纪少瑜只觉得呼吸一滞,难掩的痛色跃入眼中。

倘若之前他还怀疑,那么此时此刻,他可以肯定,玉娇跟他一样,重生了。


赵福明们那一辈一共有五个兄弟,赵福明是大哥,下面有四个弟弟。

二弟早些年入伍,死在战场上了。

三弟健在,跟着他念了些书,便去学人家当风水先生。

四弟还没有成亲就病故了。

五弟做些木材生意,日子到也过得安稳。

兄弟三个,早早就分了家,寻常对赵福明这个大哥到也尊重。

村长本就仰仗赵福明在村里坐镇,自然是十分敬重的。

三人很快便来了,在路上,三人也都了解了些。

若是寻常的家务事,以赵福明的处事,自然不会请他们三人去。

这都请他们三人去了,多半是要言分家之事。

只不过,这腊月里多有忌讳,真要闹到分家的地步,只怕村里的人要看尽笑话了。

三人在心里暗暗打鼓,猜测着赵福明真正的用意。

赵福明让王和香把他装账本的箱子搬来。

箱子里还有些早年间,赵福明去省城赴考秋闱时,几个兄弟和村里资助的账本。

赵良柱和赵清源翻看后,好一番感叹。

当年的赵家穷啊,二十文,三十文,都要存好久才能存到。

那些年战乱后不久,日子哪有如今盛世太平好过?

方登亮翻看后,忍不住轻叹道:“现在的孩子们,哪里知道吃糠咽菜的苦?”

“日子好过了,也不知道珍惜啊!”

赵福明压下心里翻涌的酸涩,翻出自大儿子成家后的账本。

“兄弟多了,迟早是要分家的。”

“自打毅光成亲后,日常家中的嚼用,还有亲友之间的礼尚往来,我都是记了账本的。”

“再后来,虎成和宝满也成了亲,家里的帐记得更是细了。”

“咱们几个老家伙,今天就帮孩子们把帐都算一遍。”

“家里种的粮食,养的鸡鸭,都算老二家的。”

“家里的私塾小铺,学生食堂,都算老三家的。”

“老大家的就算学堂束脩银子的一半即可。”

赵福明说完,赵良柱和赵清源都吃惊地望着他。

方登亮更是皱起眉头道:“毅光家的田里地里也没少忙活啊,还有当初建私塾的时候,人家那两个娘家兄弟都出了多大力气?”

“老赵,你这可不大妥当啊!”

“就是,毅光家的多勤快啊,每年春种,夏忙,秋收,村里那个没有看见她出力了?”赵良柱开口道。

“大哥,你偏心虎成和宝满我们能理解,可你这也太偏了。”赵清源摇了摇头,他是家中幼子,从小爹娘和哥哥们都偏疼他。

可这个算法,却连他都看不下去了。

赵福明也不解释,而是看向赵毅光和余红翠道:“爹要这么算,你们可有不满。”

赵毅光摇了摇头道:“儿子都听爹的。”

余红翠虽然心里有些不舒服,可也不屑去争这些,当即便道:“权当儿媳孝敬爹娘了,爹娘爱给谁给谁,儿媳没有话说。”

“行了,开始算吧。”赵福明欣慰地开口道。

由他报数,赵良柱笔写,赵清源和方登阳计算。

忙活起来的堂屋里,似乎一下子热闹起来。

赵宝满和胡梅对视一眼,心里十分不安。

他们可不想分家,分家除了家里的田地,私塾是跟他们没有半点关系的。

与他们截然不同的是,杨春兰暗暗高兴。

分家好啊,分家就可以把这些年她辛辛苦苦挣来的银钱拿回来了。

赵虎成可不像她那么乐观,粮食是值钱,可赵家一向吃得好,粮食只够家里人吃。

可日常穿的衣服,鞋子,还有亲戚之间往来送的礼钱等等,都是不小的数目。

更何况……杨春兰又爱回娘家显摆,那些个好衣料,好米面,好鞋袜可没少往娘家送。

十几年的时间,堆叠的不过是区区十几本账本。

很快,帐都算完了。

赵福明拿着最后的结果,看了一眼以后,抬起头扫视着儿子儿媳们。

“家里的房屋田地先不分,除去我们二老的,现在家里余银总共有三百三十六两,毅光家可分两百三十八两,虎成家可分十八两,宝满家可分八十两。”

赵福明的话说完,堂屋里顿时一片静谧。

就在余红翠抿着唇,都快遏制不住笑意的时候,只听杨春兰一声爆呵道:“怎么可能?”

“十八两,家里一年的粮食卖了也不止这么多,更何况足足十二年的?”

刺耳的声音让几位长辈都蹙起了眉头。

只听赵良柱怒斥道:“赵虎成,管好你媳妇。”

“这帐都是当着你们算的,难不成还有假?”

赵虎成也想管杨春兰,可他没有想到,自己家竟然只分这么少,当下也忍不住出声道:“三叔,是不是我爹娘记错了?您也知道,我们家的田地足足有十几亩,春兰跟我又没有荒废,这么可能只有这点银子呢?”

赵良柱气得胡须都抖动起来,只见他将账本扔到赵虎成的面前,然后厉声道:“你们当然不会分得这么少,可你看看是算少了,还是你们自己挥霍了?”

“逢年过节,往娘家送的礼都是三两五两的,一年的礼算下来都是一二十两。”

“你也知道十二年,十二年都加起来的礼钱可不就是一二百两?”

赵虎成拿着账本翻了翻,顿时一句话都说不出来。

他把账本砸在杨春兰的脸上,愤恨道:“你自己看。”

杨春兰不识几个字,记得什么时间,送的什么礼,大约只能看个大概。

可这个大概却让她看得心口发颤,整个人不自由主地红了脸。

当初送礼的时候,她可没有想到公婆会记账啊!

“那大哥大嫂呢,他们也没少往娘家送礼啊,怎么他们还有那么多?”

余红翠正要开口,赵毅光暗暗拉了拉她。

在一旁看不下去的方登亮道:“你大嫂娘家送来的礼都入了公帐,可回礼却都用自己的私房钱。”

“你娘家送来的礼从未入过公中的帐,不过你送出去的,账本上却是记得清清楚楚。”

“怪不得刚刚赵老要把家里田地的收入都记在你们夫妻的名下,敢情是想给你们夫妻二人留点颜面啊。”

赵福明没有说话,而是跟王和香道:“把银子都给他们分下去。”

王和香很快把银票和碎银子分了下去。

赵福明见他们都拿了银子,便继续道:“你们现在各自住的房子,都算你们名下的。”

“私塾是毅光家的,毋庸置疑。”

“至于私塾里的食堂算虎成家的,小铺子算宝满家的,还有家里的田地,你们三家平分。”

“往后各自分家过日子,你们每年每家给我和你娘十两银子的养老钱便可。”

赵福明把话说完,除了几位长辈和赵毅光夫妇,赵虎成夫妇和赵宝满夫妇灰头土脸的。

就好像,被人一脚踩住痛处,脸色各种变换,却半天都说不出一句话来。

网友评论

发表评论

您的评论需要经过审核才能显示